产品分类
Product Category相关文章
Related Articles详细介绍
福建医院污水处理厂家 陈 医院的污水,除一般生活污水外,还含有化学物质、放射性废水和病原体。因此,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特别是肝炎等传染病病房排出来的污水,须经消毒后才可排放。无集中式污水处理设备的医院,对有传染性的粪便,必须单独消毒使其无害化。常用消毒剂有漂BAI粉、氯、次氯酸钠、臭氧。对含放射性同位素的污水,应按同位素处理要求处理。医院污水在处理过程中,沉淀的污泥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须经消毒(常用熟石灰消毒)或高温堆肥后方可用作肥料。
医院各部门的功能、设施和人员组成情况不同,产生污水的主要部门和设施有:诊疗室、化验室、病房、洗衣房、X光照像洗印、动物房、同位素治疗诊断、手术室等排水。医院行政管理和医务人员排放的生活污水,食堂、单身宿舍、家属宿舍排水。不同部门科室产生的污水成分和水量各不相同,如重金属废水、含油废水、洗印废水、放射性废水等。而且不同性质医院产生的污水也有很大不同。医院污水较一般生活污水排放情况复杂。
医院污水来源及成分复杂,含病原性微生物、有毒、有害的物理化学污染物和放射性污染等,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等特征,不经有效处理会成为一条疫病扩散的重要途径和严重污染环境。
福建医院污水处理厂家 陈 底泥内源氮硝化-反硝化作用影响因素底泥不仅是城市河道水污染物迁移的一个主要归宿,同时也是制约河道水质改善的重要次生污染源,有关底泥内源氮的迁移转化已日益引起广泛关注[11-17,21-23]。影响底泥内源氮行为的环境因子有pH、溶解氧、温度、有机质含量、扰动、氮的赋存形态及其丰度等,目前主要针对底泥内源氨氮或总氮的释放,从硝化与反硝化耦合作用角度探讨底泥内源氮的行为还很少。由于人工曝气可以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强化水体的自净功能,促进水体生态系统的恢复,因而被认为是治理河道污染的一种重要措施,目前已在工程实践中得以广泛应用[1-4]。我国目前常用的河道增氧设备主要有鼓风-扩散曝气、水面转刷曝气、射流曝气和船载移动曝气等[18-19],其中水面转刷曝气和射流曝气应用较多。作为黑臭河道的重要治理技术,人工曝气对底泥氮转化行为的影响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曝气复氧有助于底泥内源氮的硝化转化;另一方面,曝气扰动可使底泥在局部范围内大量扬起并悬浮在水体中,促使底泥内源氮污染物的快速释放,同时也改变泥水界面缺氧微环境的分布,影响底泥内源氮的反硝化过程。因此,曝气扰动是影响底泥内源硝化-反硝化作用的重要因素。目前相关研究主要从人工曝气贡献溶解氧的角度分析底泥向上覆水释放氨氮[11-17]或总氮[13-17]的行为,其研究结论不尽相同,而且关于曝气扰动对底泥内源氮转化影响的深入分析很少,相关研究大都限于使用柱状容器模拟水体[13-17,21]。例如,李文红等[16]研究表明高DO水平(﹥5mg•L-1)对于控制底泥向上覆水释放总氮是必要的;然而,也有学者认为,好氧条件会导致上覆水硝酸盐含量明显增加[17]。上述研究结论的分歧主要可能归因于曝气过程产生的泥水界面扰动差异所致。事实上,在保持上覆水DO含量*的条件下,人工曝气产生的泥水界面扰动对于不同的曝气装置及布置均会有所不同,其直接影响体系中溶解氧水平和缺氧微环境的分布,进而影响底泥内源氮污染物的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如何合理界定曝气对泥水界面扰动的影响,使研究结论具有代表性,是黑臭河道曝气复氧工程高效实施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人工曝气治理黑臭河道的工程运行模式相对粗放,对曝气条件的优化定量研究较少。为了实现对底泥内源氮的有效控释,就必须通过选择合理的曝气条件从影响溶解氧水平和缺氧微环境分布两方面来控制硝化-反硝化反应平衡。 陈
2.2底泥内源氮硝化-反硝化作用的微生物特性底泥内源氮的转化行为是一个涉及化学、生物、物理等多种因素的多相的复杂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主要与底泥污染水平、氧化还原状况、生物作用大小和水动力影响程度等多种条件密切相关。其中涉及的4个主要过程,即固氮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和氨化作用,均由微生物驱动(图1)[24]。硝化与反硝化过程是河道底泥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关键过程,也是削减底泥氮负荷和控制内源氮释放的重要途径。目前关于底泥硝化-反硝化过程的微生物特性研究主要是针对海洋、河口海岸以及湖泊沉积物[25-29],对污染严重且受人为干扰频繁的城市河道底泥的相关研究较少,已检索到的文献分别是采用zui大或然计算法研究河道底泥氮转化细菌的垂直分布[30]和河道底泥反硝化活性及功能基因nir的丰度[31],对于黑臭河道底泥内源氮硝化-反硝化作用的微生物特性研究还尚未见有报道。另外,申请者课题组在对上海某黑臭河道底泥中优势菌的初步分析中发现,优势菌包括硝酸盐还原菌和氨氧化古菌,但却没有氨氧化细菌,是否据此推测氨氧化古菌在黑臭河道底泥中的氨氧化过程占主导地位,是否存在氨氧化古菌和反硝化菌的协同作用,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产品咨询
电话
微信扫一扫